- +1
“PMC旅团”乱入俄乌冲突:暴力风波背后的亚文化矛盾
凌乱蓬松的发型、印有12只脚蜘蛛图案的黑白色连帽衫、宽松裤......一群统一着装、外形扎眼的青少年,在俄乌两国甚至是中亚国家的商场中不断制造冲突。
从今年2月19日开始,这个名叫“PMC旅团(PMC Ryodan)”的青少年团体,在俄乌各地购物中心进行快闪活动,并与人群发生暴力冲突。事态不断升级,甚至引来光头党文化的“反旅团”。一时之间,在许多俄语区国家,这种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青少年团体全都冒了出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组织,在线下引发暴力冲突。
俄罗斯官方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团体,并开始在社会面进行大范围抓捕行动。只是目前并不清楚这些团体究竟因何而来,与此同时乌克兰社会也相继出现类似团体,俄乌两国互称是对方“制造”了这些冲突。
席卷俄乌白三国的“幻影旅团”
“我在克拉斯诺达尔的购物中心射箭,你在哪里?”
“我在罗斯托夫,让所有人都滚蛋吧。”
“我在乌克兰的切尔卡瑟州。今晚,蜘蛛的力量将会崛起。”
这些意味不明的帖子来自这个名叫“PMC 旅团(PMC Ryodan)”的青少年组织在Telegram上的群聊。这群青少年有着突出的统一特征——身着饰有白色蜘蛛的黑色连帽衫和阿迪达斯运动服,像极了日本漫画《全职猎人》里的著名盗窃团伙——幻影旅团。漫画中幻影旅团使用念力,背上纹着蜘蛛,在漫画设定中的世界各地从事犯罪活动。
现实世界中,“PMC旅团”只是一个Telegram频道的名字。每个Telegram用户都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频道,在频道内发布公共消息内容,加入频道即可查看这些消息。在俄语区国家,这样的频道受到了大量未成年人的关注,他们在频道里发布有关“PMC旅团”的服饰和纹身的图片,以及组织线下聚会。
与幻影旅团有关的是,这群青少年自上月以来,开始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多地制造了许多暴力事件。
与此同时,更多的团体也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崛起。随着“PMC 旅团”的流行,俄语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反对“PMC 旅团”的声音,甚至在线下组成了“反PMC 旅团”的暴力团伙。这些暴力团伙埋伏在“PMC 旅团”出没的商场,伺机挑起冲突。
2月19日,身着“PMC 旅团”和白色蜘蛛标志的青少年群体在莫斯科的一个购物中心的美食广场与“反PMC旅团”发生暴力冲突。本以为是单独个别暴力事件,却没想到,一场大范围的青少年暴力冲突正在俄罗斯多地乃至附近国家酝酿。
根据事发时的一段视频显示,2月19日,在莫斯科Aviapark商场的食品区发生了一场小规模冲突,几个身着“PMC旅团”服饰的青少年被一群穿运动服的青年袭击。目击者称他们是因为争夺座位发生了口角,也有目击者说前来挑衅的青年自称是“反PMC旅团”组织,因为看不惯“PMC旅团”成员的穿着,让他们把衣服脱下来并袭击了他们。
Aviapark商场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和视频显示,虽然大部分打斗更像是发生在学校食堂里的打斗,而不是敌对帮派之间的巷战,但一些视频却显示,这些青少年受到刀具和破瓶子的威胁,并被用刀片强行剪头发。
事发后,一个“PMC 旅团”Telegram频道上传了一张照片,里面一共四个人,其中三个人穿着“PMC 旅团”蜘蛛帽衫。不久之后,同一频道发布了“‘反PMC 旅团’——穿阿迪达斯的秃头混蛋去死吧 ”的信息,有分析猜测发布该信息的应该是事发时的“旅团”成员。
随后,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相继爆发了一连串的类似事件。
26日,圣彼得堡和新西伯利亚的商场也出现了类似的大型斗殴事件。陶里亚蒂(2月27日)、喀山(2月27 日)、乌克兰的哈尔科夫(2月27日)和基辅(2月28日)、白俄罗斯的戈梅利(2月28日)、伏尔加格勒(3月1日)等地的商场接连发生了类似事件。
仅仅在两天时间里,乌克兰全国不同地区爆发了30多场旅团集会。
在许多媒体报道中,PMC旅团激进暴力,与漫画中的幻影旅团一样罪恶昭彰:
“他们通过Telegram组织在一起,在网上侮辱斯拉夫人以外的民族,安排大规模线下冲突,像快闪一样一起出现在指定地点,围攻非斯拉夫外貌的人和其他亚文化群体。”
同在俄语区的哈萨克斯坦则是严阵以待。在目睹斯拉夫世界的“旅团风波”后,哈萨克斯坦教育部开始向学校和家长解释这一团体,并且登记了可能会参与“PMC 旅团”活动的青少年的信息。阿拉木图市的警察则在街道和商场中部署警力,并提前截获了“PMC 旅团”的活动信息。
“为保障治安,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本市警察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3月4日17时30分,我们收到青少年在商场聚集的消息。 在阿拉木图的博斯坦迪克区,我们与青少年就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预防性对话。由于防范得当,未成年人没有犯下任何罪行,也没有出现针对他们的暴力团伙”,阿拉木图警署新闻处说。
雇佣军还是亚文化?
“PMC 旅团”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当下活跃在战场的“PMC瓦格纳”——瓦格纳集团。瓦格纳集团作为一家俄罗斯的私营军事公司,参加了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和当下的俄乌冲突。在西方的报道中,瓦格纳集团被英国定义为“恐怖组织团体”,而美国则将其列入制裁清单。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PMC 旅团”与瓦格纳的联系并不大。只是,这个旅团应该是在一定意义上借鉴了一些瓦格纳的“精神”。一些俄罗斯人戏谑道,“这些孩子不一定喜欢打架,但他们确实有一个统一且朗朗上口的名字。”
“旅团”的支持者米尔卡·伊布拉耶娃认为,“PMC旅团”还是有很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倾向的,因为团体在莫斯科的商场行动时,一些成员喊出了“俄罗斯人的俄罗斯”的口号。与此同时,“PMC 旅团”在制定行动计划时,曾经参照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进攻图,制作了袭击商场的行动计划图。
然而,根据另一位“PMC 旅团”成员的说法,“PMC 旅团”这个名字与瓦格纳军团或俄罗斯民族主义并无关联,而只是一种亚文化的表达。这位成员认为,“PMC 旅团”借用了“瓦格纳集团”的名称来表达自己对于漫画《全职猎人》中“幻影旅团”的狂热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想要加入“瓦格纳集团”或俄罗斯军队。
一些俄罗斯当地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在他们看来,“PMC 旅团”在斯拉夫世界的出现与当地的亚文化和朋克群体offniks(足球流氓)和gopniks(戈普尼克,泛指俄罗斯街头的小混混)有关。在斯拉夫的文化语境里,人们通常将“足球流氓”与“工人阶层”这两个亚文化群体理解为一群游手好闲、抽烟喝酒、听重金属摇滚度日、热衷械斗的社会边缘人群。与之对应的,就是在关于“PMC Ryodan”上的社群讨论中,这些年轻人通常被描绘成穿着阿迪达斯运动服的暴徒。
俄罗斯官方已经注意到了“PMC旅团”的危害严重性,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密集抓捕行动。警方在2月19日的莫斯科购物中心斗殴现场逮捕了30多人,一些涉事人员将面临刑事诉讼,最高判处7年监禁。而在莫斯科旅团事件发生之后的一周,2月25日晚,两名“PMC 旅团”成员,15岁的小伙斯乔帕和迪马来到中央陆军车站警务室,告诉工作人员,有人企图对“PMC旅团”发动袭击。警方闻声而应。当天,警方在现场拘留了所有参与此次事件的约226位青少年,并联系其家长,让他们来接孩子。随后,26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库尔斯克、新西伯利亚和喀山等城市的执法人员,对青少年进行了大规模突击检查。
与此同时,俄乌两国官方都想要为“PMC 旅团”定调,互相指责是对方制造了这一从内部“分裂社会”的暴力冲突。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PMC 旅团’是一种对俄罗斯青年没有好处的虚假亚文化;我们有必要了解是否有任何不友好的国家在利用年轻人来破坏俄罗斯的稳定”;而乌克兰国家警察总署则声称,俄罗斯人正试图通过在Telegram 上宣传虚假信息,向乌克兰青少年输出负面影响,进而破坏乌克兰的内部局势。乌克兰国家警察总署署长沃洛迪米尔·季莫什科对外呼吁,“请家长们对俄罗斯针对乌克兰未成年人的心理战保持警惕,因为该事件很可能是由莫斯科策划的。”
为此,圣彼得堡的多家媒体甚至发表文章,帮助俄罗斯父母查明他们的孩子是否加入了“PMC 旅团”以及提供心理援助。一位俄罗斯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正处在与社会建立联系的阶段。因此,参加集体活动是正常的。 然而,在一些人报名参加俄罗斯青年军事训练或者体育运动的时候,一些人却加入了非正式的抗议团体。 其中有一些则是危险的犯罪团伙。”
一场战时互联网的狂欢?
参与其中的青少年却并不认为自己是用来破坏的境外势力。在“PMC 旅团”内部,一些成员认为,被俄罗斯记者和官员描述为“暴力崇拜”甚至怀疑是境外势力所为的种种看法,是对青年文化的根本误解。
在“PMC 旅团”的Telegram讨论组中,有成员甚至将这一系列事件描述为在社交平台时代和战争背景下,发生于日本动漫爱好者和其他亚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一个发在Telegram上的帖子认为,大多数媒体和官方将“PMC 旅团”描述为暴力团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现在的孩子、互联网或现代世界”。
“以打架出名的‘戈普尼克’在商场里看到一些穿着怪异衣服的热爱日本动漫的青少年。因为看不惯他们的穿着,“戈普尼克”开始殴打青少年。但是这群青少年竟然予以反击,乃至于围殴了‘戈普尼克’。这件事在俄罗斯的二次元网络火起来。大家认为这群青少年不简单,称他们为‘PMC 旅团’。这样一件事,在媒体中却被描述成了警察抓住了暴力团伙‘PMC旅团’的头目’。”
在另一篇关于“PMC 旅团”的讨论帖中,一位名为“叶甫盖尼亚”的网友也表示,“PMC 旅团”与俄乌两国的意识形态无关,而只是一个青少年亚文化群体。
“我们是一群一起去听音乐会、一起散步的青少年。 我们有共同的兴趣和另类的外表。发生于莫斯科Aviapark购物中心的争吵是一场意外。 我们的熟人因为长相被一个小伙子骚扰了。 我们根本没有招惹任何人,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青少年。”
据“危机社会研究中心”统计,20%的俄罗斯年轻人属于某种亚文化群体。危机社会研究中心的专家奥克萨娜·库罗帕特金娜认为,俄罗斯的青年亚文化及其发展与苏联解体和政府失败的改革密切相关。多元亚文化的背后,是这个国家的青年在历史的车轮中感到迷惘。
在制裁与战争中,伏特加、动漫、游戏、摇滚乐成了青年的精神信仰,“大多数现代俄罗斯青年亚文化来自英美文化,而日本动漫文化在青少年和学生中也非常流行。所有的亚文化在社交平台和俄罗斯博客LiveJournal 上都有自己的社群。不少亚文化拥有自己的网站。许多亚文化群体更喜欢在线交流,而其中一些群体仅存在于线上,例如游戏粉丝。”
秋明石油和技术大学的加夫里柳克认为,俄罗斯的亚文化在世纪之交经历了一个转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亚文化群体围绕转型国家中的社会经济策略形成;而21世纪后,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兴起,导致俄罗斯的亚文化更加追求在文化空间中的自我表达和身份塑造,而且几乎完全借用外国文化潮流、思想和风格。
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青年中出现了不少形态各异的亚文化群体,例如朋克、光头党、嬉皮士、free-style人士、蹦迪玩家和黑客等。其中,最为世界网民知晓的就是俄罗斯的“戈普尼克”——穿着阿迪达斯蹲在地上嗑瓜子的“精神小伙”。
戈普尼克和“光头党”是苏联解体后的经济衰退和“休克疗法”时代下的产物。戈普尼克打工半天、休息半天,以嗑瓜子、酗酒、蹦迪度日。“光头党”鼓吹“俄罗斯人的俄罗斯”,誓要除去每一个外国人。
21世纪后,社交平台兴起,年轻人的表达欲加强,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个亚文化社群。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日本学家埃琳娜西切娃指出,俄罗斯人喜欢日本动漫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动漫让俄罗斯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俄罗斯地处北境,一年八九个月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很少有晴天。而这些‘灰色的日常生活’被动漫的光辉照亮了。在动漫里有很多丰富而饱和的色彩、优美的台词、深沉的情感和体验。”
西切娃同时也提到,“在我们的国家,专门针对青少年创作的内容非常少,这是一个大问题。动漫往往主要面向初中和高中人群。 在动画和漫画中,青少年最关切的主题——成长、友谊、爱情、背叛、克服困难、找到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被编织成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情节。但在现实中,大众文化的作品很少能以此为重心。所以我想这也是俄罗斯的青少年会喜欢日本动漫的原因。”
“动漫追随者创造了一种亚文化空间,许多书呆子和不属于其他社群的人都去了那里。”一位俄罗斯网友在社交网络平台Reddit上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